
“嘭”的一声巨响,惊醒了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翰林校区,淡淡的爆米花香味飘满了整个校园。当天的校园里还有蔬菜瓜果“时装秀”,花生、红薯、南瓜任意采摘,就连“贸易市场”也来凑了一把热闹。9月30日上午,该校首届校园“丰收节”正式开幕,全校师生和家长“花式”庆祝学校首届校园“丰收节”。
丰收“时装秀”瓜果唱主角
播种、劳作、收获……文化路一小翰林校区的师生们就过着惬意的“田园”生活。原来,该校有一个“知行苑”,占地约5亩。里面种满了冬瓜、花生、红薯、南瓜……
在“知行苑”里,一片丰收盛景。在欢笑声中,孩子们和家长们身着精心制作的“丰收服装”,进行了一场创意十足的“时装秀”。闪动的红辣椒头饰,飞舞的芹菜裙摆,手持精美的棉花束……
丰收节当然少不了采摘。孩子们以年级为单位按顺序游览了“知行苑”、绿色长廊,了解了节气文化并认真观察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他们开心地刨地瓜、拔花生、摘南瓜……
“老师这个棉花怎么采摘?”“挖出来的红薯可以生吃吗?”在知行苑里,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着瓜果蔬菜,身旁专业的农业老师随时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和示范。
走出传统课堂孩子们收获大
最热闹的还数“经贸节”。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将采摘下来的瓜果蔬菜带到班级展位进行布展,展位上还有许多孩子从家里带来的水果、杂粮画等。
学校老师为每名孩子准备了“翰林币”,他们可以用“翰林币”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易想要的物品。
据该校副校长冯淑英介绍,“知行苑的故事”本身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学生们在这里学习、体验、实践、研究和创新,从栽种、劳作到收获,体验丰收的快乐。
冯淑英表示,首届校园“丰收节”活动的举行,不仅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而且认识到了创造性的实践体验学习活动,可以带给自己巨大的收获和快乐,这也是学校的追求——“在这里,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幸福的感觉”!
该校校长侯清珺希望“知行苑的故事”实践体验课程能继续开展下去,引领孩子们去探索、实践、研究,从中体会丰收、成功的快乐。“看到同学们的劳动换来这样满园丰收的景象,真的为孩子们感到高兴、自豪。”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