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殷切嘱托和期望。安阳工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切实承担好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四个提升”激活每个青年学生身上的红色基因,引领青年学生当好红色传人。
一、以回溯初心为主题,提升认知度。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孕育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记录着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传承红色基因,首先要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度,只有让学生了解历史、知晓历史,才能让学生理解红色基因中所蕴含着的我们党的崇高信仰、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远大追求。
安阳工学院在主题教育中高度重视对学生,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进行党史、新中国史等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将思政课作为第一课程。11位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相继深入思政课堂,共计44个课时,宣讲党史国史,当好“四个故事”的主讲人,受教学生覆盖2019级7000余名新生;各基层党总支书记为学生上党课,自觉做好“四个故事”的传颂人;思政课老师也担起红色基因传播人的角色,使第一课程成为弘扬红色故事的主课堂。业余党校也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纳入第六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的课程安排中,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学生处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了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安阳文化展馆等环节。学校图书馆开辟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文献书架和专属阅读空间,提供大量革命志士和英烈的传记类、纪念性和研究性文献、党史和革命题材的红色文献共计3846本供学生阅读。
二、以学习榜样为主题,提升崇敬感。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心生敬意,才会有意效仿。传承红色基因的内生动力,提升学生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崇敬之情。只有让青年学生不断回望历史,铭记过去,接近英雄,缅怀英烈,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校特别把“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进行安排部署,注重挖掘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红色育人的重要基地与载体,聘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来校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报告,告诫青年学生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发展流血牺牲的英雄们。举办以“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为主题的安工学子参军事迹先进典型分享会,主讲人结合参军的心路历程,深情述说青年学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组织学生到谷文昌纪念馆、扁担精神纪念馆、红旗渠精神纪念馆等地进行体验学习。在全校开展党史、新中国史知识测试,利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行的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庆典等,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看、写中涤荡心灵、净化灵魂、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努力使红色文化走进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灵,引导学生以英模人物为榜样,自觉向他们看齐。
三、以赓续精神为主题,提升使命感。“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在于挖掘出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的要义是提升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传承红色基因要以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以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红色文化加强品德修养、以红色文化培养奋斗精神,将红色教育贯穿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过程。主题教育期间,开展“涵养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行”红色教育影片集中播放活动,从10月11日起,于11月30日结束,每周五、周六晚上7时播放,共放映《建国大业》《第一书记》《焦裕禄》等16部影片,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履职尽责、奋发图强的行动自觉;树牢师生坚守初心担使命,砥砺前行铸忠诚的理想信念。校团委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主题青春故事汇,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讲述“红船故事”、焦裕禄、红旗渠、长征、方志敏等一个个红色革命故事的同时,感悟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收获奋进前行的力量。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唱响革命故事的合唱比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后,学校组织拍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安工学子告白祖国》拉歌活动视频等,广大学生用歌声唱响爱国旋律。学校各二级单位举办“我们都是追梦人之不忘初心”主题演讲比赛、《身边的榜样》大讲堂、“我和我的祖国”经典诵读大赛等,用师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红色基因融入学校教育和师生血脉,不断提升学生弘扬红色精神的使命感,使其转化为一种校园“内驱力”和文化“软实力”。 (河南日报记者 李树华 河南日报通讯员 李德平 蔡敏)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