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规范家校群更应规范家校关系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日期:2017-11-29 16:25:2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戴先任
     
        每个中小学生家长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家校联系微信群。为了及时跟进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动态,许多家长不得不时刻“紧盯”群内消息。近日,潍坊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规范中小学教师使用互联网群行为,划出了学生家长群管理的“底线”,将教师在学生家长群的言行进行规范。
     
        虽然家校群方便了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但不少家校群变了味,一些建群教师只管建不管维护,有不少家长在群里拉投票、转发广告,家校群被严重“污染”;有的家校群变成了“马屁群”,教师在群里一呼百应,家长们对教师的话“排队”点赞、“盖楼”感谢、跟风恭维。而一些教师作为群主,也就习惯了家长们的恭维,他们变得飞扬跋扈,如就曾有家长因反对由学生家长承担班级的装修费用,就被教师群主“踢出”家长群。一些教师在群内发布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等,也无人敢反对。
     
        规范家校群,就显得很有必要。家校群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不是任何个人的私器,予以规范有助于增进家校沟通的效果。如其规定,群主不得将学生家长“踢”出互联网班级群组;对于家校群管理不力的班主任、家委会主任以及违反群管理规定的任课教师、家长、学生都要由学校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研究后再做出处理,任何人无权私自处理等。
     
        规范家校群,这也是对家校关系的一种净化,让家校关系回归正常。家校群变质、变味,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家校关系的扭曲变形,比如各地普遍存在的“家长作业”,甚至还有学校让家长替教师监考,让家长在考试时充当学校的门卫执勤等,这都是学校肆无忌惮将自身教育责任转嫁到家长头上的证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家校群变质一样,都是家校关系走向了扭曲,家长与学校之间变得不再平等,变成学校“强”、家长“弱”。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不是规范一下家校群就可以达到,就如教师不敢把提不同意见的家长踢出群,但他可能会把这些家长叫到学校训斥,可能会给这些家长的孩子“颜色看”。所以规范家校群没错,但也应该并更应该规范家校关系。关键在于要保护好学生与家长的正当权利,要让家校关系完全处于平等的状态,让家长能够起到对学校进行民主监督的作用,这样家校关系才会归于正常,这也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互联网+,可否助力学前教育安全?
    上一篇:洛阳市2017年:首届“厚德”杯轮滑校级联赛举办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