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郑州这名大学生用十几块钱 造出一个机器人“女友”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日期:2017-12-08 16:35:28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余猛造的机器人在表演,它会跳舞,会倒立、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受访者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 刘慧丽
     
      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级的围棋大师,悄悄闯入人们生活的“人工智能”又火了起来。
     
      当大家还在考虑人工智能教育的时候,郑州已经有个学生在和机器人“谈恋爱”了。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火?这个学生又是如何与人工智能结缘的呢?
     
      【现象】
     
      幻想中的人工智能
     
      闯入现实生活  
     
      人工智能火了。
     
      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幻想里的名词,如今已经闯入现实生活中,成了一个“热词”。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研究内容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在国内,已经有不少公司如百度、阿里、小米、京东等都在抢占AI市场。
     
      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提人工智能,郑州一位互联网创业者表示,不做人工智能不行,不做就会落伍,不做就会被淘汰。
     
      而在生活中,人脸识别技术让冰冷的机器认识了你,“猜你喜欢”让网购平台记得你喜欢哪些商品,并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这些商品……
     
      有人打趣说,如今几个人一起聊天,如果你不提几句人工智能,就好像从来不学习一样。
     
      人工智能那么火,机器人那么奇妙,“那我能不能自己设计并制作出一个机器人呢?”郑州科技学院大三学生余猛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故事】
     
      吃住实验室
     
      他与机器人谈了一场“恋爱”  
     
      余猛是谁?
     
      郑州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大三男生。
     
      如果你问他为啥大三了还不谈恋爱,他肯定会说,时间和精力都投到机器人身上了。
     
      在郑州科技学院,提起余猛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都知道他超爱机器人,并自己制作出了一个。
     
      河南商报记者初次见余猛,他很腼腆,但当说起机器人时,他滔滔不绝:“它的名字叫‘宏梦’,承载着我的梦想。”
     
      为啥要自己制作一个机器人呢?为了实现什么梦想呢?
     
      余猛说,初进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他便被实验室已有的机器人深深吸引了。
     
      余猛静静地看着这些机器人,一连串的问题便不由分说地闯入他的脑海:它们是靠什么做出舞蹈动作的?又是靠什么如人一般灵活机智?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捣鼓机器人,晚上回到宿舍他又在网上找各种相关资料。
     
      有时候遇到难以攻克的难题,他便吃住在实验室,通宵达旦地找资料、做测试……
     
      除了电路和编程知识,力学、运动学、自动控制等知识,余猛也都一一去学习、研究,因为要自己设计图纸,又充实了一门机械制图知识。
     
      这些知识看似很简单,但真正去学,要花费很多精力,也需要更大毅力。
     
      “感觉他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无论是课后还是休息日。”余猛的同学小吴说,他好像从来不知道累一样。
     
      而余猛则常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毅力,遇到困难只要你拿出不怕困难的毅力,你就会成功。”  
     
      【惊喜】
     
      “宏梦”机器人诞生  
     
      虽然很累,但余猛并没有止步。
     
      在他看来,多学科交叉才能锻炼他的能力,让他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他一遍遍地在脑海中构思模型,一遍又一遍地分析结构、尺寸,在图纸上制图。
     
      也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才在电脑上设计好了模型图纸。
     
      可是,光有图纸不行啊,他又开始发愁。
     
      “如果直接把图纸拿到机械加工厂加工,不光成本高,也不能保证一次性成功。”此时,他想到了3D打印机。
     
      他们学校的3D打印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于是,余猛连接电脑,将设计好的零件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再将这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
     
      打印一整套的机构骨架只需十几元,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在目前市场上,据了解,并没有用3D打印机做成的机器人。”郑州科技学院相关老师表示。  
     
      【计划】
     
      我的“宏梦”在等我回来  
     
      “宏梦”是余猛在大二利用闲暇时间,耗时2个多月制作出来的。
     
      “当‘宏梦’诞生时,我特别激动,感觉像谈了一场恋爱似的,还是初恋。”余猛说。
     
      如今,余猛已去杭州实习一段时间,当问到现在的“宏梦”在干吗,他打趣说:“我的‘宏梦’在等我回去。”
     
      随着余猛按下按钮,“宏梦”开始娴熟的表演:鞠躬、挥手、倒立、劈叉、前滚翻、后滚翻、左右侧翻、单双手俯卧……
     
      在制造“宏梦”之初,余猛就将其定位为“表演机器人”,他希望将来制造20个机器人,组成个机器人舞蹈团,让它们呈现一场惊艳的表演。
     
      “其实,在高难度动作上,机器人更有优势,因为机器人关节更灵活,动作更精准。”余猛说,一直期待国内在机器人舞蹈方面有新的技能被探索出来。
     
      而余猛,就特别愿意去做这个探索,为此,他准备实习归来就复习考研,只为深造相关专业。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传统书院文化与潮流现代艺术碰撞!
    上一篇:为打造教育精品 中原区“内外兼修”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