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新时代高校组织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日期:2018-06-05 17:00:0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 5月27日,教育部人事司会同思政司、巡视办在武汉召开“新时代高校组织工作座谈会”,交流研讨高校组织干部工作,安排部署有关重点工作。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党委组织部部长与会。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在会上分享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着力做好新时代高校组织干部工作的经验。本报今特摘登各校发言材料。
      锻造高素质敢担当的后备干部队伍
      复旦大学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 周亚明
      后备干部培养关系事业薪火相传,关系长远发展。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集中调整、定期分析、动态管理、育用并举的后备干部工作体系,让想干事敢作为者有机会,让能干事善作为者有舞台,着力锻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储能蓄力。
      一、整体谋划,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后备选拔重在系统性。首先是要树立正确导向、建立良好生态,导向正、生态好,就容易有一茬一茬的年轻干部成长起来、涌现出来。校党委每4年进行一次后备集中调整,立足事业选人,不拘一格择才,同时结合基层换届、竞争上岗、专项工作动态调整。在后备库的基础上,分层分类制定培养方案,拓展锻炼平台,落实培养措施。
      后备培养贵在前瞻性。后备干部培养立足当前、面向长远,需加强顶层设计、前瞻思考。学校努力围绕办学定位和建设任务,从干部个体成长和事业整体发展两个维度双向规划后备培养使用,既坚持“目中有人”,结合干部熟悉领域、性格特点、发展潜力、培养方向和“补短板”要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也着眼“后继有人”,从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多条线进行布局,分类分层建立名单,合理设计培养路径。
      后备活力根在梯次性。源头活水,方成清渠。组织部源头参与师资队伍、管理人员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延伸发现、识别、跟踪培养干部的“触角”,加强近距离接触,建立从党校扩展性班次中发现后备的机制,抓好后备的后备。
      二、分类培养,针对不同类型干部精准施策
      高校干部组成多元。如何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差异化培养、精准“滴灌”,是我校后备干部培养关注的重点。
      “双肩挑”干部重思想锤炼,有的放矢地推动“换肩挑”,用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目前学校“双带头人”的支部书记达81%,成为干部重要来源。管理干部重素质提升,一方面针对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有意识地加强复合业务培养,压担子、搭梯子、教法子;另一方面,完善双线晋升,畅通多途径发展。学工干部重多层历练,探索递进式培养,扎实一线带班经历,“墩好苗”、起好步;把选派第一驻村书记、团县委书记等作为历练平台,有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增强工作适应面和受挫力。医院干部重轮岗交流,出台《推动附属医院干部到学校交流任职的意见》,加强面上锻炼,解决好能出能回等干部关心的问题,促进有序交流。
      三、思想建设,发挥好党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理想信念是魂,思想建设的深度直接影响着成长发展的高度。高校年轻干部一方面教育背景好、学习能力强;另一方面大部分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政治考验和党性锤炼。要用好党校教育这个主渠道。
      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等作为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引导年轻干部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在培训目标上要结合中心工作,党校培训如果脱离中心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必须围绕阶段性重点任务,如“双一流”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组织专题辅导和交流讨论,把学习培训与推动发展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强化实践学习,组织广大年轻干部教师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单位实践考察,接受国情教育,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责任感使命感。
      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许庆红
      一、始终坚持“又红又专”双肩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学校党委深刻领会“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时代内涵,坚持不懈推进“又红又专”双肩挑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强调政治素质好。政治素质是高素质的第一要义,也是“红”的根本要求。学校党委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使选出来的干部“四个意识”牢固、“四个自信”坚定,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二是强调思想境界高。思想境界是一个干部道德品行、专业精神和内在动机的综合体现。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做法是“找没想当干部的人做干部”。实践证明,有能力却没想当干部的人,一旦接受组织决定,就会把当干部作为一份责任、一种义务、一项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办事出以公心,全力投入,不辱使命。三是强调专业能力强。我们认为,高校干部的专业能力强,不仅体现在管理能力上,而且必须懂业务,熟悉了解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规律。学校党委坚持选拔业务好、综合素质高的同志做干部,在服务一定年限后,再安排回到业务岗位。因此,党政互换、能上能下在清华大学是一种常态。
      二、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
      中共中央办公厅最新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学校党委注重通过树立导向、健全机制、从严要求等方面,引导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争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一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工作和事业上给信任、加压力。加强文化建设,校领导班子带头,要求干部努力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行胜于言”校风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教育干部“保持亲密的同志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和奋发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主动适应新变化,健全新时期双肩挑干部制度,通过减免教学工作量、发放管理工作津贴、批准带薪学术休假、支持学术发展等系列措施,全力支持双肩挑干部全面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担当作为。三是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要求干部自觉做到工作奉献上“快半步”,荣誉待遇上“慢半步”。加强日常监督,在个人事项查核、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兼职、因私出国(境)管理等方面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开展点名道姓的警示教育,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
      三、悉心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培养
      风物长宜放眼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宦亚舒)

    下一篇:给下一代足够安全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2018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大赛启动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