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河南深化高校双创教育 推行跨校学习认证、学分认定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日期:2017-08-08 16:54:37    来源:郑州晚报     

     

      书本教育之外,高校该如何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河南省教育厅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日前出炉,明确“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将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认定一批双创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大学生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到2020年,建立健全创新驱动、项目推进、政策保障、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训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等多元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双创资源共享

     

     

      推行跨校学习认证、学分认定

     

      河南省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打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加大慕课(英文简称mooc,意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微课建设,同时推行跨校学习认证、学分认定制度。

     

      各高校须开设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必修、选修课,探索建立跨高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等相关课程,引导高校及其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帮助和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率。

     

      适当延长学生修业年限

     

      “创业实践”能当学分

     

      实施弹性学制,可适当延长学生修业年限,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创新创业,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另外,各高校要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并建立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开展创新实验、参与学科竞赛与课题研究、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鼓励为有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实施个性化培养。

     

      高校双创教育引入“翻转课堂”

     

      课程考试没有“标准答案”

     

      今后,高校双创教育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通过引入导师制、“翻转课堂”、提高小班授课率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潜能,设立省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专项,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改革,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原动力。

     

      改革考试考核和教学评价机制,根据课程特点试行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促进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逐步取消创业贷款反担保

     

      符合条件项目减免税费

     

      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开通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反担保门槛,扩大反担保形式,逐步取消大学生创业贷款10万元以下(包括10万元)反担保条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按国家规定享受税费减免。

     

      引入第三方评估,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的跟踪机制,把创业成功率和创新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鼓励教师率先离岗创业

     

      探索“学业+创业”双导师制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格外需要富有“实战”经验的教师退伍。

     

      在此基础上,完善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对经高校同意离岗创业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并明确相关权利义务。

     

      同时,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鼓励专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扶持一些骨干教师带着自己设计或研发的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去创业,培养一批“创业型学者”或“学者型企业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充分考虑创新创业导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成绩,在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

     

      有条件的高校要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探索“学业+创业”的双导师培养模式,提倡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引导师生共创。郑报融媒记者 张竞昳/文 马健/图

    下一篇:年检不合格 河南5所教育机构被亮“红牌”
    上一篇:河南淅川:争创教育强县 办人民满意教育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