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是大学的灵魂,在南阳师范学院的校图书馆,有一方书香四溢的“绿茵地”——绿茵读书会。成立27年来,这个小小的读书会曾连续多年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近日,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发起的全国高校“阅读推广”十佳学生社团评选活动中,绿茵读书会从参选的100多家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阅读推广十佳学生社团”,南阳师范学院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能与北大、清华等名校读书社团比肩,这片“绿茵地”因何而书韵长青?记者走进这里,倾听读书会师生的“读后感”。
小小绿茵,是学子心灵的港湾
绿茵读书会的指导老师王莫离,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绿茵姐姐”。“大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大多初次离家,对社会充满朦朦胧胧的好奇,羞怯、自卑和兴奋、自信各种情绪相交织,特别需要心灵的向导。”王莫离说,指导学子们读书,更要指导他们寻找人生的方向,这是她的责任。幸好,书籍是人类永远的导师。
加入绿茵读书会的学子,动机多种多样。
2014级的李宗浩专业是软件设计,思想敏感而独立的他觉得自己“不太合群”,从小爱读书的他,觉得在这里能够找到知音。
“其实大学之前,我是不怎么看课本之外的书籍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陈晨是现任读书会的会长,这个来自南方城市的姑娘,说话做事充满理性:“大学之后就要面对社会,再不读书就没有时间了。”
“在绿茵里读书,阅读只是一种启发思维的方式,让他们学会思考、展示自我,是读书会的重要目的。”王莫离说,绿茵读书会不提倡做“书呆子”,既鼓励学子们读经典,也鼓励他们评判经典。
绿茵读书会每届会员规模都在200人左右,历届会员已达近万人。在会员们中,一直有一个保留项目:共读一本书。
共读《活着》,学子们会为主角的苦难人生而嗟叹,也会为“这样的人生是否有意义”争得面红耳赤;共读《平凡的世界》,男生们往往被孙少平的经历所激励,而女生常常表示:改变了自己的择偶观,今后会更看中另一半的内涵与品质。
许多学子都表示,绿茵读书会更像一个家庭,自己在这里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亲情、友情甚至爱情。
“这是读书的好处,也是书籍的力量。在大学时期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时间观和价值观,这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王莫离说。
阅读“好时光”,让书香惠及更多人
绿茵读书会缘何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力了?发起人之一、南阳师院图书馆馆长赵明臻说,除了一代代绿茵人薪火相传,还得益于他们探索出的“多形式导读(专题导读、网络导读、专家导读)、社团带动、活动促进、实践提高”活动模式。
丰富多彩的读书会活动,是绿茵读书会在该校人气高涨的原因之一。每年秋季举办的书香文化广场,包含了美文朗读、经典书目展览、绿茵剧场表演等栏目,已成为南阳师院的校园文化品牌之一。
读书会和阅读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校长定期向师生推荐《校长书单》,正成为南阳师院的一项文化传统。
与此同时,绿茵读书会也在与时俱进。他们先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并研发了自己的读书软件“阅读好时光”,把读书活动推向社会更广阔的层面。
“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绿茵读书会经常会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2008年,绿茵读书会成立了文化志愿者部,参加了国内著名公益组织麦田计划,不定期组织会员到贫困小学支教,为农村孩子捐献书籍和文化用品,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读书读报送温暖活动。
“绿茵地”是学校人文精神的一个缩影,通过阅读与思考,希望从这里走出的学子能够成为充满创造精神、对社会关怀的有用之才。南阳师范学院校长卢志文表示,在创新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涵养人文精神成为时代对高校的呼唤。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